1906字 | 3分钟阅读
来源:MBA智库 | 作者:未名
对于企业来说,培训是与教育完全不同的两件事,教育是要使个人学习系统的基础知识,而企业搞培训不是为了要职员们多学点知识,而是要帮助其改善行为,并进而达到绩效的提升。
贝尔纳说:“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,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。”只有科学的培训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以下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培训法给管理者们以借鉴。
1
KAS培训法
美国企业对管理人员的教育,着重在工作知识、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三个方面,简称KAS(即Knowledge,Ability & Skill)。培训方法主要包括:完美体育
1、讲授法。请来自大学、研究团体的学者及成功企业的管理专家给学员讲课,既讲管理案例,也讲管理理论,并解答疑难。
2、讨论法。提出课题,让学员围绕课题提出问题,共同讨论,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,从中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3、案例法。即广泛收集海内外企业管理方面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或新型案例,让学员研究分析,总结归纳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。
4、模拟角色法。即让学员扮演管理者角色如董事长、总经理、人事部主任等,处理具体的管理问题,然后全体学员对参加者进行评议,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案。
5、对抗辩论法。即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,对同一管理案例问题分别制定对策,各组陈述己见,展开辩论,然后全体学 员评比优劣。
6、专题讨论法。企业管理协会等组织经常举行企业管理专题讨论会,以提高与会者的管理水平。
7、参观学习法。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参观经营管理成功的企业,以开拓视野,吸取经验。
8、现场实习法。让学员在实践中领会管理的理论并检验自己的能力。
9、职务轮换。有计划地对管理人员的职务进行轮换,使其熟悉企业整体情况,多方面增长企业管理的知识与能力。
10、继续教育法。包括脱产进修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等。
2
C5培训法
C5培训法就是通过5个步骤的培训,实现经理们管理行为的改变:
1、激发培训的意愿
培训的目标如果不是定位在普及性的管理教育上,而是在带来管理改变上的话,那么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他的意愿。或激发,或发掘……
2、找出要改变之处
培训就是补短板,就是要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一些管理方面的、或者是能力方面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培训必须找出一些有缺陷的方面,并且设计出改变的方法。
3、确定培训的行动计划
问题找着了,接下来就应该确定一个小的行动计划。
4、应用与行动要间隔重复
要在行动当中改变,从培训的角度来讲,我给受训经理一定时期去学、去用。实践后需要做总结,然后大家再根据这些情况,提出改进的方法。然后就是继续实践,反复间隔应用,接下来就是行动→总结→行动→总结,反复间隔应用。
5、评估、认可
培训后,一定要进行评估,看大家到底改变了没有。这时事先约定的奖罚机制必须要兑现,只有这样,下一次的培训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,实现良性循环。
3
OJT培训法
所谓OJT,就是On the Job Training的缩写,意思是在工作现场内,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下属、普通员工和新员工们通过日常的工作,对必要的知识、技能、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。特点是在具体工作中,双方一边示范讲解、一边实践学习。
有了不明之处可以当场询问、补充、纠正,还可以在互动中发现以往工作操作中的不足、不合理之处,共同改善完美体育。也称为“职场内培训”。
要做好OJT培训工作,需要:
1、首先掌握培训者的工作情况,技能情况。即熟悉培训对象;
2、对培训者明确指出培训目标,以及通过培训要让他们达到什么层次标准,即指明培养目标;
3、明确告诉培训者,现在他们的水平和希望达到的水平间,差距还有多大。即指明差距;
4、明确告诉培训者,为了消除这个差距,实现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学习,怎么学习,学习多长时间。即给出长期的学习与培训的计划;
5、进一步作出详细的学习、培训内容项目与日程。即作出短期内、阶段性的学习、培训计划。
4
MTP培训
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 为管理培训计划,是美国在1950年代,为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研究开发的一套培训体系, 其关键在于通过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演练,将相关管理技能落实于日常管理工作,以提升企业管理绩效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使个人与企业同时受益,实现双赢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传入日本,当时是作为训练美国驻日本空军基地当地督导者的教材。MTP的学习包括以下内容:
1、改进、改革业务
2、业务管理
3、培养部下
4、关系的形成
5、领导能力
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上各项都是以“人”为中心而进行的研究,请见图:
5
721学习法完美体育
721学习法是培训中常见的、最实用方法,是指 10%的技能形成通过正式学习产生,20%在与人交流的社交学习中产生, 70%的技能形成和提升则是通过实践学习产生。这套学习法告诉我们,不仅仅关注10%的理论学习,更要持续关注到培训后的学习,才能做到学以致用,提高培训实效与产出。
END
公开课 | 定制内训 | 数字化学习
责任编辑: